在長途駕駛過程中,很多車主都曾經(jīng)歷過這樣的困擾:關閉車窗長時間駕駛后,逐漸感到困倦、注意力渙散,甚至出現(xiàn)頭痛等癥狀。傳統(tǒng)認知往往將這些現(xiàn)象簡單歸咎于“車內缺氧”,但真正的元兇其實是不斷累積的二氧化碳(CO2)。相較于室內環(huán)境,車內空間更為狹小密閉,CO2濃度的上升速度更快,對行車安全的影響更為直接。![]() 車內氣體變化及其對人體的影響 1. 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正常含量及影響臨界值
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汽車座艙環(huán)境中,產(chǎn)生的缺氧感實際上是由于密閉車內開啟內循環(huán),CO2濃度先于氧氣達到危險閾值,導致身體機能的感知欺騙,誤以為車內“悶”是因為環(huán)境缺氧氣。 車內CO2濃度上升速度分析 研究表明,在靜息狀態(tài)下,成年人每分鐘消耗約0.3L O2,同時呼出約0.25L CO2。假設車內體積為3.5 m³,氧氣濃度從21%以每小時約0.4%的速率下降,而CO2濃度由0.04%以每小時約0.34%的速率上升。3小時后,CO2濃度迅速上升至1.02%,此時氧氣濃度仍為19.8%。若車內司乘共5人,則約28分鐘后CO₂濃度即可達到1%的危險臨界值。 ![]() CO2傳感器的作用 1. 實時監(jiān)測與自動調節(jié) CO2傳感器通過實時在線監(jiān)測車內CO2濃度,能夠精準獲取數(shù)據(jù),并在檢測到CO2濃度達到設定閾值時,聯(lián)動空調或新風系統(tǒng),自動控制車內通風設備進行切換,確保車內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舒適且安全的水平。 2. NDIR技術的優(yōu)勢 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(NDIR CO₂傳感器)因其抗氣體交叉干擾和高檢測精度的特點,成為汽車CO2傳感器檢測的主流選擇;跉怏w分子在特定紅外波段的吸收特性,NDIR傳感器在4.26μm波長下檢測CO2,具有較高的氣體吸收率和較低的水汽吸收率。 推薦產(chǎn)品:COZIR-A 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 特點:
|